1943《大众影坛》创刊封面影星刘琼、陈燕燕 |
1943年《上海影坛》 |
1946年《电影》杂志 |
1957年《上海电影》 |
有一部电影专业书中讲到,电影史家视为最珍贵的原始资料乃是同影片的摄制或某项发明同时代的资料,这样的资料有助于断定日期,编出有关的年表,确定艺术的或技术的发明时序。因此,各种期刊――日报、周报、月报、年鉴――对于研究者来说,都有特殊的重要性,虽然查阅这些期刊很费时间,而且颇为困难,但收获往往很大。
创刊号作为一种电影刊物的头本,往往有着更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其收藏性亦是不言而喻的。创刊号往往是一种影刊的今后办刊宗旨的声明,我们不太有条件与有机会收集齐全某种影刊的整套,所以把财力与精力集中到“创刊号”上面去,无疑是明智之举。现实的情形也验证了创刊号举足轻重的地位,创刊号在市场上的价格往往是一本普通影刊的几十倍甚或上百倍。如著名的《大众电影》创刊号,虽然印量较多(共印四版,每版10000册),但是现在的市场价格已稳居千元之上,而一本普通的《大众电影》(1966年之前)索价多在10元上下。
1958年《长春电影画报》创刊号毛主席与《红孩子》小演员 |
1948年《电影・话剧》创刊号 |
1947年《电影杂志》 |
1947年《西影》杂志创刊号 |
1949年以后出版的电影杂志中,1966年以前的比较重要的是《大众电影》、《长春电影画报》、《上影画报》、《上海电影》等,“文革”之后的影刊由于年代近数量大,收藏价值不大,但对于研究新时期电影艺术的人来讲也该是值得搜罗的,只是本人兴趣不在于此时段。“文革”前十七年的电影是“重灾区”,损失很大,毁灭惨重,所以它的价格反而因为“少”而凸现出来,尤其是创刊号,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能将这几种影刊的创刊号展示于此,也是具有特别意义的。
1949年之前的电影杂志已经是极珍罕的纸制品了,更甭提它的创刊号了。鄙人近期的在各种渠道“狂征暴敛”,发力攻关,重金购得十余种,特将其中几种展示于此。较为遗憾的是,它们多为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产物,二三十年代的创刊号确实存世量太少,任凭你如何努力,亦难有斩获。在鄙人的电影资料专藏中,创刊号一直是薄弱环节。作为玩家,多与少只是一个欲望问题,但是若想不仅仅停留在浅浅的“玩玩而己”的层面上,数量的多与少,直接决定你的视野的宽度与深度。收集尚未成功,鄙人仍须努力。
(摘自《梦影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定价:29.80元。)